首页 > 企业新闻 > 正文
汽车玻璃品牌厂家低价进入市场的利弊
一个品牌进入一个新的市场,通常会采用低价策略, 汽车玻璃市场也经常有这样的玩家。本文试图从汽车玻璃这个行业分析一下这个策略的利与弊。
先谈一下利
首先低价策略能迅速吸引客户,尤其在汽车玻璃厂家和批发商之间,如果有几个产品形成明显的价格优势,势必引起批发商的主意,低价会提高批发商的销量。 比如一个快销车型的玻璃比市场可比价格低40%, 自然会吸引一批短线的批发商。
其次形成行业冲击,扩大品牌知名度。不可否认,低价在扩大品牌知名度上的作用,在质量没有明显弱点的情况下,生产厂家,经销商,甚至装车店都会反映剧烈,很可能一夜间红遍全国,行业内人人皆知不是一个难事。
再次形成批量,低价的吸引力是很大的,解决好物流,质量,服务问题,在行业初期形成一个相对较大的销量是完全可能的,这个时候就是生产厂的回报期。虽然没有利润。
最后对竞争对手的打击,对一些销售网络不全,代理商覆盖不足的汽车玻璃品牌,会形成一个明显的打击,尤其在这些低价的产品上。势必逼着竞争对手降价或者回避生产类似产品。
那么弊有哪些呢,不考虑企业亏损的情况下,有以下几点
一,后续的价格策略。在低价尤其是超低价进入市场的时候,势必要有一个长期的市场价格策略,才能弥补回低价的损失,毕竟企业不是为了亏损才做低价的。那么后续的产品势必要涨价,至少要和成本持平。在汽车玻璃这种同质化的产品上,涨价有很大的难度。如果形成有价格没产品的情况,势必要影响品牌的服务形象。
二,品牌的市场定位。任何一个品牌,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,比如皮尔金顿就定位于中高端的全球汽车玻璃制造商。低价进入市场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定位,如果保时捷以低价进入市场,它只能是夏利,市场印象已经形成,改变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。
三,经销商的利益。在最初的低价政策中,经销商的销量会给厂家一个惊喜,但是,笔者仔细研究过,低价的产品,经销商通常也只能低价卖出。换句话说,利润率是一样的,如果低价得以维持,那么经销商才会稳定,如果在后续相同的产品上提价,那么,经销商的利润在哪里呢?那么迅速建立的销售网络可能在一夜间坍塌。
笔者在这里只简单的分析这几点,短期看有利有弊,有销量,亏得多,长期看,有弊无利。
中国汽车后市场包括汽车玻璃,已经从无序竞争到品牌时代,保证经销商的利益是核心,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忠实的市场团队。大家有见解可以留言。